“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共和国同龄人的幸福生活

2019-06-12 08:40:00
网站编辑
原创
49290

资产管理公司 /罗英


1949年的农历 7月,一个小女孩呱呱坠地,成为这个家庭的第六个女儿,接生婆尴尬地对她的父亲说“又是一个妹子”。这个父亲从接生婆手里接过孩子,笑吟吟的说“又是妹子好啊,妹子听话”。后来,因为饥饿和疾病,这个妹子最终在姐弟六人中排行第四。这个妹子就是我的母亲,一个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的共和国的同龄人。

母亲从小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这个家庭是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外婆是一个个子小小的农村妇女,温柔贤惠,会做一些好菜,特别会做长沙本地的坛子腌菜以及紫苏梅子等爽口的小吃,还会自制盐、皮蛋,我们小时候到了端午节就想着外婆做的盐皮蛋,咸淡适中流着油的盐蛋和鲜到骨子里草灰做成的皮蛋,绝对环保无添加,是我们作为儿孙辈一辈子的记忆。虽然当时物资特别匮乏,但是妈妈他们吃着伴有糠皮的米饭时还能有点腌菜配着,在当时也是极大的幸福了。外公英俊高大,慈祥温和,是一个土改干部,土地改革结束后一直在基层政府工作,直到退休 ,是一个对党和国家绝对忠诚的好干部。近几年,有了“官二代”这个网络名词后,我们经常戏谑母亲他们六姐弟是“官二代”。

童年时代的母亲在父母身边快乐地生活着,虽然经常缺衣少食,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外公外婆从来没有因为家里女孩多而嫌弃过。到了母亲十多岁时,作为“四属户”家庭,大姐和二姐已经出嫁,家里没有一个壮劳力,工分少,在那个靠工分分粮食的年代,懂事的母亲体恤外婆的辛劳,坚决要辍学回家挣工分,从此只上过四年学的母亲离开学校,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生活的担子帮外公外婆一起养家糊口。不过,时至今日,母亲从没有后悔过当时的决定,相反,她觉得自己能帮父母分担一些困难是很幸福和值得的。

很快,母亲出落得亭亭玉立,迎来了最美好的桃李年华。在当地,母亲家里五个姐妹被称为“五朵金花”,在那个没有很多夜生活的年代,每天晚上,都会有很多年龄相近的小青年以各种借口过来串门,各式媒婆也来旁敲侧击,探听情况。在那个崇尚“四个轮子一把刀,白衣战士红旗飘”的年代,母亲的丘比特之箭射向了既能开动四个轮子且在红旗飘飘的军营成长的父亲。每次收到远在军营的父亲寄过来书信,母亲的幸福溢于言表。

嫁到婆家的母亲既要侍奉公婆,帮扶年幼的小叔子,且再次作为“四属户”家属,每天的劳动强度比一般农妇要强多了,要强的母亲将自己当作一个青壮年劳动力,常年的劳累使得她落下一身的病痛。三年内,我和双胞胎姐姐以及弟弟的相继出生,常常使得母亲休息的时间都很少,但是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们,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进入学校到走向社会,母亲常不由自主地露出幸福的微笑。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作为长途客运司机的父亲承包了车辆,家里的经济条件日益好转,一家人生活得比以前滋润很多。

后来我们姐弟三个相继参加工作,母亲也早就住到城市里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每天去菜场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变着花样做各种美食。母亲学到外婆的好手艺,会做各种坛子腌菜、盐皮蛋、霉豆腐(腐乳),每餐看着一家人大快朵颐,她一边擦汗一边笑。转眼,我们三姐弟各自组成自己的家庭,并都有了孩子,母亲又毫无怨言地照顾孙辈。当时我和双胞胎姐姐两个的孩子相差十多天,母亲和父亲主动提出由他们来带两个孩子,于是,他们侍奉着年迈的外婆和奶奶,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过着真正的“上有老下有小”四代同堂的累并幸福着的日子。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我们的孩子上小学,小侄子上幼儿园,父母决定回到老家,用他们一辈子的积蓄建成一栋小别墅,在家养鸡养鱼种蔬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绿色保障。每个周末看着我们拖着满满一车厢的食物返城,我相信,他们绝对是幸福的。

2014年,母亲的两个外孙女同时考上长郡中学,母亲笑成一朵花,郑重承诺:只要你们需要,娭毑(外婆)随时到南门口来陪读,搞好你们的后勤服务。今年 6月,小侄子即将参加中考,母亲再次郑重承诺:如果你需要,娭毑一定过来陪读。 2017年,两个孩子从长郡中学毕业,双双考上心仪的重点大学,录取通知到达的那一天,母亲流下了幸福的眼泪。泪光中,我们看到了浓浓的情,暖暖的爱,还有母亲这一辈子的幸福时光。

今年,作为共和国同龄人的母亲进入古稀之年,她这一辈子很辛苦,很累,吃过很多苦,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辈子被爱包围着,一定也是幸福的。幼时有慈祥的父母,中年有贴心的伴侣,老年有孝顺听话的儿孙。虽然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难道这不正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吗?

今年,是共和国的七十华诞,伟大的祖国正值青春年华,迸发着蓬勃的活力。建国七十周年以来,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港澳回归、社会医疗保障、精准扶贫、攻克各类科技难关,一带一路政策等,祖国时刻在变化、在进步,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稳步上升。国强则民强,国强才民富。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能创造更多的令世界瞩目的奇迹。我们有理由相信,所有的中国人民会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

文章分类
联系我们
电话: 96228(0731)
微信: hn96228
网址: www.csck.com.cn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木莲中路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