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董世田:18年110万公里“零事故”

2025-04-03 09:18:00
网站编辑
转贴
627

汽车西站,往来车辆穿梭,交织成一片繁忙景象。在这熙攘之中,一辆光洁如新的客运大巴格外引人注目。当你走近,透过干净的车窗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正稳稳地握住方向盘。这双手的主人,便是董世田。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客运驾驶员,凭借着 贴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爱心 这五把钥匙,跑出了 110 万公里 零事故 的传奇。


董世田满眼热忱,为乘客指引。

 

贴心 车厢里的一缕春风

早春三月,细雨斜织。董世田在行李舱前俯身,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个包裹安置妥当。80 岁的张大爷紧握着去省医院看病的 CT 片,感慨道: 小董师傅每年都帮我把行李搬上搬下,比自家孩子还贴心呐! 这样的场景,在董世田的车厢内屡见不鲜。

18 载岁月,董世田凭借持之以恒的坚守,将贴心服务做到了极致。他不惜驱车 50 公里,只为送还乘客遗落的笔记本电脑;他长期备着晕车药、创可贴,以便随时应对旅途中的突发状况;他特意准备爱心毛毯,只为让畏寒的乘客在旅途中能有归家般的温暖 …… 平凡点滴,饱含深情,让每一位乘客都拥有了一段段难忘的出行记忆。

 

细心  轮胎间的 “精密探索”

凌晨五点,停车场内一片寂静。董世田高举手电筒,明亮的光束在轮胎花纹间仔细游走。他将 望闻问切 诊疗法灵活运用到行车前的车辆检查中,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痕迹。 右前胎压不够 ”“ 雨刮胶条微裂 ”…… 他在检查本上认真记录下每一个细节。正是凭借着对车辆细节的极致关注,他驾驶的大巴创造了 60 多万公里无大修的纪录。

在车辆日常维护上,董世田也有自己的 独门秘籍 。当同事们称赞他车内十年如一日的整洁时,他总会从后备箱拿出三块不同的抹布,认真介绍道: 蓝色抹布专门对付油污,白色的用来清理浮灰,玻璃得用鹿皮巾擦拭,这样才透亮。 正是这份日复一日的细心与专注,让他成为行业内标杆。

 

耐心 方向盘上的修行

一个闷热的午后,车厢内空气憋闷,一位醉酒乘客突然情绪失控,挥拳猛砸隔离栏,哐哐声响彻车厢,吓坏了车内的孩子。

面对这一突发状况,经验丰富的董世田沉着冷静。他迅速解开安全带,用身体护住受惊的孩子,将孩子紧紧挡在身后。随后,耐心劝说失控乘客。在长达 40 多分钟的时间里,他始终持续安抚。终于,乘客逐渐清醒过来,脸上浮现愧疚之色,低声说道: 师傅,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 董世田微笑地说: 人没事就好。

董世田这份超越常人的冷静,源自他独创的 “3 秒呼吸法 。日常行车时,遇到路怒司机或强行加塞车辆,他都会默数 3 秒,借此缓冲情绪、调整心态。 18 年的行车生涯中,他始终保持平和心态,守护每一趟行程安全。

 

责任心 融入血脉的坚守

  “ 安全不是概率,而是必然。 这是董世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长沙至沅江班线的一名驾驶员,他对线路上每一个潜在风险点都了如指掌。如:沅江十里坪村口存在盲区,经常会有电动车突然出现;沅江云梦方舟附近,由于冬季低温,路面容易结冰 …… 这些宝贵经验,都是董世田在一趟趟往返行程中,凭借敏锐观察力与高度责任心积累起来的。  

 “ 我手握方向盘,转动的是无数乘客的生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转弯、变道、倒车 ……18 年来,每一次操作,他都全神贯注,力求精准无误。凭借着这份责任心,董世田为乘客精心构筑起一张 零事故 的安全防护网。

 

爱心 车厢外的牵挂

当大巴车缓缓驶离长沙,董世田的爱心从他所驾驶的车厢中传递到整个沅江。

在胭脂湖社区,董世田的好心肠也是有口皆碑。当得知居民张建辉不幸患上了白血病,他不仅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还时常前往医院探望,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在李阿姨诊断肺癌后,董世田也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 他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奉献,传递到车厢外,带动着身边的人,汇聚起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成为一道温暖且动人的风景线。

 

董世田细致检查车辆关键部件。

 

        从青春韶华到两鬓染霜,18 年的时光,董世田用行动诠释着 五心 的真谛。当被问起退休前的心愿,这位安全行驶里程达到 110 万公里的老司机腼腆一笑: 盼着我的检查本能在车队传承下去,更希望每位乘客都能稳稳当当,平平安安抵达人生的每一站。 话语朴实无华,却满含着他对这份职业矢志不渝的热爱,以及对乘客深沉真挚的关怀。

文章分类
联系我们
电话: 96228(0731)
微信: hn96228
网址: www.csck.com.cn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木莲中路268号